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76更新:2025-09-02 17:50:43
观看2025版《超人》的动机并非源于对主人公的兴趣,而是出于对承载美国精神与神话的电影类型在当代语境下的观察。当特朗普时代开启新一轮爱国叙事,这类影片以条件反射式的姿态回应社会,其票房成功既源于怀旧情结,也得益于对经典IP的期待。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时,似乎也接受了资本与技术共同构建的美国梦新版本——只要投入足够资源,任何意识形态都能通过炫目特效获得新生。对我而言,DC宇宙新版本的开启并无特别意义,即便导演未变,其叙事格局仍难以企及《银河护卫队》所展现的多元宇宙美学。更深层的疏离感来自对传统超级英雄叙事的排斥,或许是因为过早沉浸于《星球大战》的宏大体系,对简单的善恶对立与救世主情结已产生审美疲劳。因此,"超人"二字在我认知中始终与尼采哲学中的概念重合——那位不断超越自我的存在,而非刻意承担道德使命的完人。当新片中"正义帮"成员对其伪善本质发出质疑时,这种批判恰成为有趣的注脚:一个近乎完美的超级英雄形象,既难以引发共鸣,也难以展开深度讨论。导演詹姆斯·古恩对"幽默"的执着追求,使影片在延续阳光英雄设定的同时,巧妙编织出对当代社会的讽刺网络,这种双线叙事为影片注入了超越类型片的思考维度。
《超人》的剧照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在当今网络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人类群体已成为各类讽刺的载体。这部作品中,手机成为最频繁出现的道具,无论是沉迷自拍的网红、热衷记录灾难现场的围观者,还是在镜头前表达对偶像信仰崩塌的粉丝,抑或装备着虚拟意识形态装置的网络攻击者……前两者体现了当代社会的普遍精神状态,而后两者则折射出“1984”预言中极权主义异化的深层隐喻。观众在见证粉丝群体不断制造与摧毁偶像神话的过程中,不禁思考:当虚拟社群的狂欢与现实世界的暴行交织,好莱坞是否早已洞见其中关联?影片借由冷战时期第二至第三代超人故事的政治隐喻,延伸出更为复杂的当代议题。片中虚构的波拉维亚与贾罕普尔两国,其地缘冲突常引发观众对俄罗斯-乌克兰、以色列-巴勒斯坦等现实矛盾的联想,这种刻意模糊的象征指向恰是导演詹姆斯·古恩的策略。毕竟,这些国家关系何尝不能对应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与墨西哥?或者更广泛地指向美国对其觊觎之地的干涉?波拉维亚年迈却野心勃勃的总统Vasil Ghurkos,其凌乱发型与张扬举止既是对英国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戏仿,又展露着特朗普式的自恋与短视。而作为核心反派的莱克斯·卢瑟,则被解读为权力与资本的复合体,其形象暗合普京与马斯克的现实投影。这种对现实的多重映射,正是迪士尼与DC工作室在创作中惯用的“既要揭露又要遮掩”的叙事策略。
影片再度凸显超人作为外星人的身份,甚至暗示其为非法移民的背景。美国政府对此展现出典型的矛盾态度——在超人展现超凡力量时将其视为国家象征,却在他擅自干预波拉维亚对贾罕普尔的侵略时,准女友露易丝·莱恩立即指出这可能损害美国的外交利益。我的反应与超人同样困惑:这逻辑实在荒谬。他如何能代表美国政府?此时超人试图彰显个人主义精神,却仍被权力体系视作潜在威胁。直至被政权怀疑并强制自首,面对暴力拘捕时他捍卫人权的诉求,竟被弗莱格将军以"外星人"身份驳回。这种将移民标签化、将人权相对化的逻辑,与特朗普对"非法移民"的定性如出一辙。超人必须用生命证明对大国的贡献,否则便被视作反美分子。即便拯救人类的功绩被绝大多数人类遗忘,唯一持续相信他的群体,除了亲人与爱人,只剩经营中东美食的移民小贩马里和贾罕普尔的难民。但后者始终处于被动期待的状态——因为他们必须等待超人优先拯救"美国人"。讽刺的是,那个看似冷漠的移民小贩,最终以自身牺牲换取超人脱困,而其背后的同理心,恰源自另一个外星人的认知。
影片最致命的缺陷在于超人未能觉醒。其亲生父母对地球文明的轻蔑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正当,若由诺兰担任监制甚至导演,这位超级英雄或许会在被全球唾弃的时刻,展现出一丝暗黑的报复倾向。然而本片中的超人始终坚守"服务人类"的信条,这种近乎圣徒般的姿态使其与前现代主义悲剧机器人的命运如出一辙。最终他选择回到农场养父母身边寻求慰藉,这种结局反而强化了美国传统神话的色彩。因此,这位超人本质上仍属于尼采哲学中需要超越的平庸之辈。詹姆斯·古恩的这种反讽或许并非终点,但或许我的理解有误。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