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358更新:2025-08-04 12:32:34
电视剧《暗潮缉凶》于7月29日正式公布播出时间,将于7月31日起在爱奇艺平台上线。该剧由陈建斌与陈若轩联袂主演,聚焦师徒合作破除悬案的故事。尽管"东北警察查旧案"的叙事模式在犯罪题材中并不罕见,但其独特的呈现方式仍可能带来高质量的观剧体验。
故事始于昔日的国营企业旭日厂,一起离奇的命案在此揭开序幕——一名职工子女沈小舟的尸体在废弃污水池中被意外发现,其断足的惨状令人震惊。外表冷峻、内心炽热的中年刑警连海平(陈建斌饰)与性格毛躁、满腔热血的年轻警官石强锋(陈若轩饰)被迫组成搭档,两人虽彼此看不顺眼却必须协同破案。随着调查深入,他们发现看似普通的大学生死亡案背后,竟牵扯出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一桩与两人过往密切关联的陈年悬案也悄然浮现,令连海平与石强锋的关系因往事的浮现而变得复杂难解。在案件尚未告破的紧张氛围中,连串离奇事件接连发生,给这座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工厂蒙上阴霾。连海平逐渐察觉,有未知势力正暗中操控着案件调查的走向,而迷雾渐次消散的表象下,暗流早已汹涌澎湃。
通过这份剧情梗概可以看出,犯罪题材影视作品常采用地方警察追查历史悬案的叙事主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始于东北地区警察侦破旧案的创作模式。东北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部分城市面临"铁锈区"困境,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赋予犯罪叙事更深刻的人性探讨维度。此类剧作往往以新案件触发调查,同时引入新生代警察与老一辈警员的代际联动,在破获新案的过程中追溯历史积案,最终通过案件揭示工业衰退背景下的人性困境,形成对社会现实的隐喻表达。赵冬苓执导的《沙尘暴》正是这种叙事模式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赵冬苓在叙事创新方面表现乏力,但其剧本改编能力仍显突出。她作为第一编剧的《沙尘暴》延续了东北警察破旧案的套路,仅将地域背景从东北置换至西北,核心叙事框架与《老警察》如出一辙。这种"旧案复刻"的创作模式下,剧作依然聚焦于"铁锈区"特有的社会生态与人性剖析。而陈建斌主演的《暗潮缉凶》恰好能作为对照案例——两部刑侦剧均采用相似的叙事结构。评判此类作品质量的首要标准,应在于时代与地域背景的真实性。若《暗潮缉凶》确以计划经济时代国营大厂为背景,则需通过细节构建出真实的年代氛围。导演是否具备这种能力,将成为检验作品成败的关键。我们期待最终呈现的效果。
案件最终真相浮出水面后,其是否能够引发强烈的人性冲击与思想启迪,成为衡量剧作深度的重要标准。许多编剧在创作时往往止步于对犯罪情节的简单复述,难以深入探讨时代命题。如《漫长的季节》这般以东北警察追查旧案为叙事主线的剧作,能够达到如此思想深度的实属凤毛麟角。多数作品不过是对既有题材的仿写与挪用。若进一步延伸,此类作品还应注重叙事结构的严谨性与逻辑自洽。赵冬苓在多部剧中均展现出叙事逻辑薄弱的短板,其作品常因情节断裂而失去说服力,唯有在严密的叙事框架中实现思维碰撞,方能真正完成犯罪剧的叙事使命。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有必要审视《暗潮缉凶》的创作团队实力。编剧娄霄鹏曾因创作《尘封十三载》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改编)奖的提名,这项提名具有相当分量。作为改编编剧,其作品往往更依赖原著基础,而《暗潮缉凶》则是他基于既定人物设定展开的原创故事,因此观众对剧本质量仍存期待。导演陈卓此前执导的多部剧作口碑欠佳,如《彷徨之刃》豆瓣评分5.7分,《瞒天过海》同样5.7分,《不期而遇》更是低至3.9分。导演在影视创作中的核心作用在于构建镜头语言的真实感,若水平不足则容易造成视觉上的失真。对于需要高度真实感的《暗潮缉凶》而言,导演的选择尤为关键。综合考量,这部剧目前或许需要适当调低观众期待值。(文/马庆云)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