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想到,这是最时尚的电影? -

来源:人气:863更新:2025-08-03 18:09:27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随着时尚话语权逐渐向多元群体扩散,各个年代的流行风格通过服饰的造型特征和剪裁方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六十年代的着装风格与七十年代存在显著差异,而七十年代的服饰在八十年代往往被视为前卫甚至不合时宜,若在1980年代穿着1970年代的服饰,恐怕难以在时尚圈获得认同。每个十年的潮流都是独树一帜且转瞬即逝的,而电影则成为见证各时代美学演变的重要载体,通过影像记录并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时尚风貌。

七十年代标志着新时尚浪潮的兴起,成为社会变革的象征性阶段。随着六十年代末期全球范围内的动荡,反权威思潮、战争抗议浪潮以及迷幻文化的蔓延,催生了全新的审美观念。这一时期,反主流文化的服饰风格逐渐渗透至大众日常生活,甚至被主流职场所接纳——从嬉皮士摇滚音乐会的现场到城市白领的办公场合,宽松的布料与民族风图案成为普遍选择。在性别观念变革方面,女性开始突破五十年代刻版的及膝裙装与细高跟束缚,逐渐接受更具实用性的粗跟靴子与阔腿裤装。整个社会呈现出明显的波西米亚化特征,这种自由奔放的风格不仅体现在时尚穿搭中,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

20世纪70年代的男性发型呈现出特定的规范,职场中的发长普遍控制在颈线与耳部之间(除非从事特殊职业),而女性则逐渐摒弃了六十年代标志性的大波浪立体造型,转向更为自由的长发造型,这种风格被认为收到了底特律汽车尾部流线设计的启发。彼时的时尚风格具有鲜明的年代特征,只要对流行趋势保持敏锐观察力,便能通过服装、发型等元素判断电影的拍摄年份。

Criterion Channel推出的「七十年代风格偶像」精选系列,通过每部作品动态呈现其所属时代的精神风貌。该系列尤为注重地理环境与社会阶层对视觉符号的塑造作用——无论是东海岸的都市摩登感还是西海岸的休闲美学,亦或是如《迷幻演出》这般扎根伦敦的地下摇滚文化,都深刻映射出不同场景下服饰风格的演变轨迹。由尼古拉斯·罗伊格执导的《迷幻演出》作为系列中最古老的影片,其服装设计却展现出颠覆性的先锋特质,由狄波拉·狄克逊担任服装顾问、比利·杰与爱玛·博都斯操刀造型,成功复刻了1970年代音乐场景的时尚图景。这部汇聚时代摇滚偶像的影片,不仅成为见证七十年代流行文化变迁的珍贵标本,更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诠释了那个黄金年代的创作精神。

上世纪七十余载,安妮塔·帕里博格如同滚烫的钢钉般镌印在七十年代的流行文化图腾中。这位被誉为滚石乐队缪斯的美人,在米克·贾格尔的马拉喀什新潮公寓里散发着迷幻的蛊惑气息,其服装下隐约浮现的肌肤曲线仿佛将波西米尼亚的颓废美学推向极致。当詹姆斯·福克斯在萨维尔街裁缝铺中演绎时尚的逃犯形象时,米克·贾格尔却以哥特式造型彰显着另一种美学革命——这种特质似乎预先昭示了他对Jane's Addiction乐队主唱角色的诠释。在黑帮角色被解构的时刻,恰是华丽的换裝场景。尼古拉·罗伊格以其独到的时尚洞察,将米克·贾格尔与拉·帕伦伯格打造为吉米·亨德里克斯的美学变体,赋予他们令人不安的假发造型与海盗衬衫、织金夹克的混搭风格。值得注意的是,七十年代的时尚景观中,换装不仅是视觉游戏,更成为角色蜕变的仪式——这种理念在《黑街神探》(1971)中得到印证,该片由导演戈登·帕克斯执掌,服装由乔·奥利斯操刀。即便这是一部以黑人题材为核心的剥削电影,其呈现的却是对七十年代时尚的另一种解码:那些绅士们着装的优雅程度,甚至让观众联想到典範爵士乐手迪克·卡维特与BBC年轻高管的穿搭哲学。

理查德·朗地特里以羊绒高领毛衣与皮革风衣的造型彰显非凡气质。其对手身着融合1940年代黑帮元素与意大利高级定制西装的装扮,搭配法式袖口与金色袖扣,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值得注意的是,《黑街神探》中每位角色的服装设计,即便搭配七十年代的长发造型,在当代仍具备引领潮流的特质。在1971年这个时尚风格多元的时期,戈登·帕克斯以其独特的穿衣品味,成功将现代时髦元素与永恒优雅美学相融合,彰显出对意大利皮革与高级羊毛材质的深刻理解。

七十年代的时尚在《柳巷芳草》的嬉皮风格酒馆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室内装潢以手工编织的窗帘、丝绒墙面与孔雀羽装饰为特色。身着璞琪印花装的女性们,佩戴着缀满珠串的项链、飘逸的丝绸头巾以及吉普赛风情的夸张耳环,慵懒地蜷缩在艾罗·沙里宁设计的经典郁金香椅上,仿佛一幅流动的时尚画卷。

《柳苇花香》中描绘的帽飾呈現出柔和的質感,拉鏈設計配有拉環,而眉毛的製作也並非取自真實毛髮。方達所表現出的浮誇與自信的性感魅力,最終演繹為一場精神層面的角力——這場鬥爭對象是唐纳德·萨瑟兰所飾演的嚴肅私家偵探(他駕駛著米色旅行車,身著熨燙妥帖的家居服,並保持著其職業生涯中最簡潔的髮型)。然而,最終勝負仍懸而未決。正如布里所言:「習慣孤寂後,突如其來的陪伴或許令人不安。」《愛の大トラッキング》(1972)由彼得·博格丹諾維奇執導,波利·普拉特擔任服裝設計,當時巴克·亨利的剧本讓芭巴拉·史翠珊展現出最純真迷人的風采。她帶著與詹妮弗·安妮iston相似的俏皮氣質,擁有古銅色膚色、捲曲的髮型,搭配喇叭褲與寬領扣衬衫,造型上充滿了七〇年代特有的叛逆與慵懶美感。

瑞安·奥尼尓诠释了一位佩戴杰里·刘易斯顿风格毛呢立结的科学家恋人角色,而玛德琳·卡恩则饰演其强势傲慢的姐夫。影片中的服装设计充满时代特色,如带有大雏菊印花的臃腫针织毛衣,完美呼应了1974年独特的街头时尚风貌。值得注意的是,该年代的黑人剥削电影虽存在争议,却意外塑造了极具代表性的时尚符号——当时人们为契合新型汽车设计,将服装剪裁融入车辆造型元素。底特律V8双门轿车的流线型车身与澎湃动力,与爆炸头造型、宽边框墨镜、修身阔腿裤、丝绸印花及缎面衬衫等服饰形成完美搭配,成为七十年代美学的重要注脚。

在过去的十年中,时尚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部影片有幸邀请到影史中以完美身姿而闻名的帕姆·格里尔,演绎了一个风尘女子的角色。反派老鸨佩戴着巨型的猫头鹰吊饰,而主人公福克西则身着深红色吊帶裤套装,展现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这一幕恰似丽塔回忆中的经典场景——在《吉尔达》中轻柔摆弄发梢的瞬间。

1975年的《洗发水》由哈尔·阿什贝执导,安西娅·希尔伯特担任服装设计师。影片堪称七十年代中期时尚宣言的巅峰之作,其对于时代潮流的诠释尤为鲜明。故事围绕贝弗利山一位沉迷于为客户打理发型的沙龙主理人(沃伦·比蒂饰)展开,他穿梭于充满风险的街区,与丰厚的小费和苍白的指甲相伴,演绎着一名骑着机车、具有女性特质的派对达人。其造型包括无领白色束腰外衣、狂野的法式诗人发型、修身牛仔裤、晃动的项链以及镶嵌绿宝石的宽腰带,完美诠释了七十年代的时尚符号。

《洗发水》中的女性角色展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段时尚风貌的典型特征,朱莉·凯莉身着深沉的紫罗兰色套装(并留下标志性的发髻造型),而歌蒂·韩则以丝绒材质的迷你裙搭配玫瑰色太阳镜与花卉图案内裤呈现甜美形象。影片中出现的尼克松支持者与月桂峡谷嬉皮士群体之间形成了荒诞的着装对立。比蒂所穿的天鹅绒无尾礼服配以荷叶边衬衫,其性感程度显然超越了保守富裕的贝弗利山居民。麦克·麦克尔斯的《王牌大贱谍》显然受到此时尚语境的启发。由弗兰克·皮尔斯执导、西斯·班克斯与雪莉·斯特拉姆负责造型的《一个明星的诞生》(1976)是一部存在瑕疵却富有价值的作品,尤其在与《爱的大追踪》对比观看时更显其独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芭芭拉·斯特伊森尚未掌控自己的制片厂,此片作为她的个人项目,意图通过颠覆性造型重塑公众对女演员形象的认知。

斯嘉丽·纽曼在杂志《车库》中提到:「在参与这部电影拍摄前,芭比·史翠珊的男友兼制片人乔恩·彼得斯正指导她进行形象改造。她彻夜改变了造型,从过去的风格转变为金发碧眼、皮肤黝黑的性感形象,完美契合好莱坞审美。此时的芭比·史翠珊以紧身牛仔裤和热裤搭配无内衣造型亮相。」而她最终选择的造型则融合了奢华元素,包括定制剪裁的上东区风长装、黛安娜·罗斯式的黄金舞会礼服,以及精心卷曲的束发头饰。

对于一位迅速崭露头角的俱乐部音乐人而言,其风格在整部影片中呈现出一种令人称奇的连贯性。即便在她凭借超越酗酒丈夫(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饰)的成就登上世界级巨星地位,并攫取难以估量的财富之后,这种独特气质依然未曾改变。电影史上最富启发性的服装设计师最终揭晓了这一神秘现象的根源:「史翠珊夫人所穿的服饰,竟源自她自己的衣橱。」而芭芭拉开篇以来的美甲工艺,则堪称所有影片中、乃至人类历史上的视觉杰作,理应被授予相应奖项。在1976年的《天外来客》中,导演尼古拉斯·罗伊格与服装设计师梅·罗斯共同构建了极具时代意义的审美图景。大卫·鲍伊饰演的外星人形象,细腻刻画了现代文明对高度敏感个体造成的异化——技术爆炸与创新加速带来的精神困境。其造型元素仿佛从卡纳比街或布莱恩·琼斯的失落衣柜中坠落:番茄红色轿车、格纹沙发与运动外套、深棕色宽领带、深色木质镶板,以及勃艮第诺加海特餐厅的卡座,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与70年代官僚主义风格的僵化形成强烈反差。

片中的外星人物着由奥拉·海德森设计的女性版型套装,头戴宽檐的天鹅绒软呢帽,搭配高腰高 Joe 式裤装,外披亮片装饰的涤纶材质印花衬衫。其整体造型宛如一位优雅的贵妇,甚至比恋爱对象更具贵族气质。大卫·鲍伊的乐迷们将被开场场景中其标志性连帽大衣所震撼,这一造型与专辑《Low》封面的视觉呈现如出一辙。

《安妮·霍尔》(1977)由伍迪·艾伦执导,拉夫·劳伦担任服装设计。这部影片完美呈现了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 fashion 变迁的现实映射。尽管劳伦在技术层面主导了服装设计,但黛安·凯斯的穿着风格对整体造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将背心、领带与翻领搭配,搭配标志性的高腰阔腿裤,更以男士软呢帽等细节彰显个性。凯斯本人曾表示,她所诠释的女性气质融合了查理·卓别林的俏皮与凯瑟琳·赫本的优雅。

这些审美风格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纽约的知识阶层形象在时代变迁中依然保持稳定,与传统学院派风格形成微妙呼应。然而,当安妮移居西部后,纽约与加州之间的强烈对比依然令人着迷;她的衣橱里不仅陈列着应对南北温差异的服饰,更映射出加州特有的迷幻氛围。《神秘眼》(1978)由厄文·克什纳执导,塞欧尼·V·阿尔德雷治负责服装设计,影片中艺术家形象的塑造突破了常规:相较其他影视作品中往往失真的艺术从业者,本片让《Vogue》杂志传奇摄影师赫尔穆特·紐顿为劳拉·馬爾斯打造了充满艺术张力的时尚形象。费·唐納薇饰演的预见性艺术家角色,精准捕捉了七〇年代中期纽约艺术界的氛围特质。值得注意是,虽然朋克与新浪潮运动尚未完全成型,其先锋时尚元素却已开始从边缘渗透至主流文化领域。

影片中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冬季,因此请准备好迎接夏洛克·福尔摩斯标志性的格子风衣与宝石色调的安格罗羊毛衫。除汤米·李·琼斯演绎的喇叭形修身运动夹克外,其他角色的服饰均呈现出当代设计师风格的精髓。在服装设计维度,这部影作完美复刻了经典的视觉符号。至1979年,时尚潮流悄然转向八十年代,诞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挑发髻、宽大垫肩、低腰剪裁及缀有金属饰钉的腰带设计,彻底颠覆了七十年代的紧身潮流。值得注意的是,七十年代的服饰遗产至今仍在主流时尚中具有独特影响力,其宽大裤腿与挺括大衣领的造型特征始终难以被完全复刻。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