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影重现往日巅峰,靠《浪浪山》能做到吗? -

来源:人气:974更新:2025-08-04 12:41:05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为中国动画领域的标杆,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不仅缔造了动画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成为几代人心中最珍贵的童年记忆。六十年前,其经典动画《大闹天宫》让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在震撼人心的战斗中颠覆了凌霄宝殿的权威;而六十年后,最新力作《浪浪山小妖怪》则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四只小妖在命运的转折中,焕发出属于平凡生命的光芒。

2023年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短片集《中国奇谭》强势登场,其中首支短片《小妖怪的夏天》意外成为现象级作品。该片在B站平台累计播放量突破1.1亿次,而整部《中国奇谭》系列总播放量也达到3.4亿次,充分证明了《小妖怪的夏天》在观众中的极高热度。

作为《中国奇谭》系列的首部动画长片,《浪浪山小妖怪》由动画短片《小妖怪的夏天》的原班创作团队倾力打造,承袭短片所构建的世界观,在平行时空背景下展开全新叙事——以小猪妖为核心,联合蛤蟆精、黄鼠狼精与猩猩怪组建草根取经团,开启一段西行取经的冒险旅程。该片的创新之处在于彻底颠覆了传统视角,将聚光灯的焦点从经典角色身上转移,转而聚焦于浪浪山小妖怪们被长期忽视的生存状态与情感纠葛。以往观众耳熟能详的唐僧师徒四人形象,在此被置于遥远的背景之中,而舞台中央则聚焦于浪浪山小妖怪们那些曾被忽略的"边角料"故事,展现他们在西行路上的荒诞遭遇与悲喜人生。

一群被妖界排挤的边缘角色:小猪妖的鬃毛被冰冷的锅具磨秃,蛤蟆精执着地攥着褪色工牌,猩猩怪因社交恐惧症而陷入沉默,而本该话多的黄鼠狼精却因扮演沙僧被迫压抑言辞。他们虽被定义为无名之辈,却执着于一个荒诞的愿景——以袈裟为装,持禅杖而行,取代那遥不可及的唐僧师徒,完成取经之旅。小猪妖作为团队的定海神针,始终保持着热血沸腾的自我认同;蛤蟆精在现实与理想间反复挣扎,用微小的算计折射出底层生存的智慧。而看似最无存在感的黄鼠狼精,恰以滔滔不绝的台词制造了全队最密集的笑点,完美诠释了命运给予的黑色幽默。

在团队中,身材最为魁梧的猩猩怪却时常泪洒衣襟,被迫化身齐天大圣的戏码令其啼笑皆非。《浪浪山》的深刻在于撕开了传统神话叙事的温情面纱,当这群假扮的"师徒"踉跄踏入小雷音寺,妖王一句冷笑如寒冰刺破幻想:"西天取经之路,岂是人人皆可涉足的康庄大道?"踏上西行之路,他们以"除暴安良"为己任,高举"天下无敌"的大旗,却也遭遇过被驱逐、被讥为"妖人",承受着"骗徒"的屈辱。

这并非一场普度众生的修行,固有的阶层壁垒早已将芸芸众生隔绝在外。然而,正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让四个看似平凡的小妖怪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场与自身毫无关联的救赎之路。他们用血肉之躯对抗命运的闸门,那些在裂缝中透出的微光,恰是神迹最真实的注脚。"若见死不救,取经又有何意义?"他们质问着既定的规则,"为何唯有他们能踏上取经之路?这次不假装成他们,就由我们自己去。"这场旅程超越了简单的西天取经,更成为四个异乡人叩问灵魂、重塑自我的试炼场。影片最令人动容的镜头,定格在小猪妖踉跄攀爬山崖的身影上。他偷瞄着传说中的正义之师——齐天大圣率领的威震八方的取经队伍,仿佛在凝视天神下凡。绿草随风轻拂,他仰头望向苍穹的姿态,勾勒出令人窒息的宿命图景:原来他们拼尽全力守护的十名凡间孩童,不过是浩瀚神话长卷中一瞬的光斑。

在暮色渐沉的时刻,这些小妖们悄然道别。即便姓名湮没于历史长河,亦难觅功绩于传颂之中,他们之间的情谊终将被时光冲刷殆尽——却正是这份"无名"赋予了《浪浪山小妖怪》独特的史诗气质。面对天命构筑的巍峨山峦,这些平凡生灵以微弱之力为苍生奉献,用渺小身影镌刻下永不褪色的生命印记。这恰是当代版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每个凡人皆可成为自己的齐天大圣。尤为可贵的是,作品的画面语言中流淌着上美影动画的经典基因,将传统美学与现代叙事完美交融。

浪浪山蜿蜒起伏,在氤氲的水墨意境中尽显壮丽,呈现出宋代山水画般的深远意境。小妖们粗犷的皮毛质感与蛤蟆精鼓胀的皮肤纹理,在传统工笔重彩的细腻描绘中融入了现代动画的生动表现。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影片对经典“西游”元素的致敬与创新演绎,让传统意象焕发新生。

该作品以戏谑手法重塑《西游记》经典形象,蛤蟆精化身为戴夸张大头造型的唐僧,害羞的黑猩猩笨拙地模仿齐天大圣的标志性动作,鸡画师则呈现令人会心一笑的N版画作。片中反复出现的"猴哥"经典配音与沙僧那句"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的台词,既是对原著的深情致敬,又以解构方式传递着独特魅力。全片巧妙植入《大闹天宫》多个经典场景,将两代动画人的艺术传承娓娓道来。而两年前推出的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凭借细腻的情感刻画与对原著精神的现代诠释,曾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小妖怪的夏天》短片中那些最核心的创作精髓在新作中得到了完整传承,并与全新叙事元素实现了自然融合。小猪妖作为浪浪山底层的成员,不得不投身于这场激烈的内卷竞争,以期协助大王取得唐僧肉。

这次小猪妖仍需用猪鬃毛擦拭锅具的场景,再次将底层小妖的生存状态具象化。那些在职场中默默承受压力的打工者,仿佛在现实与神话之间找到了共鸣:在KPI压力下加班至发际线后移,工作失误时被迫承担后果,被领导画饼式的空头承诺裹挟,被生活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在小猪妖的职场生态中,上司的一句指令不仅能让员工疲于奔命,甚至可能令其背上的毛发尽数脱落。即便如此竭尽全力,最终仍难逃徒劳无功的结局,而领导的用意,又有几人能参透?

故事中有一幕令人心动的场景:小猪妖在归家途中偷偷溜回,面对猪妈妈细致入微的叮咛,他总是只分享好消息却隐瞒烦恼。母子间的温情互动仿佛勾勒出每个漂泊者返乡时的共同记忆,让无数观众在感动中泛起泪光,仿佛自己也回到了温暖的家。

当传统降妖除魔的史诗叙事碰撞上层出不穷的魔性台词与出其不意的笑点,仿佛时光倒流至那个蝉鸣声声的夏日——大家挤在电视机前,屏息等待《西游记》的开播。童年的我们总幻想自己能成为手持金箍棒的齐天大圣、身披铠甲的盖世英雄,而现实却像唐僧的紧箍咒一般,慢慢将幻想勒成:哦,原来自己只是某个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小妖,连妖怪们的零食都抢不到。

在《小妖怪的夏天》剧情中,当孙悟空挥棒击落关键场景后,画面突然陷入数秒的黑暗,随后呈现开放式双结局设计,为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与解读余地。

倘若不具备通天之能,是否仍可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在平行时空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如今的小猪妖怀揣梦想离开浪浪山,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取经小队。然而这条通往真经的旅程,注定布满荆棘。正如浪浪山的妖怪们所经历的,曾经辉煌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美影)也正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作为中国动画艺术高峰的代表,上美影不仅承载着"文化象征"的重量,其创作的《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经典作品,更成为几代人共同的童年印记。

然而,在《葫芦兄弟》问世之后,90年代的美影厂逐渐陷入创作低谷。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该厂实行自负盈亏政策导致大量资深原画师流失。转型的阵痛与人才流失成为发展道路上的阻力,使得动画产业一度停滞。直至1999年,《宝莲灯》的成功突围不仅重振了美影厂的声望,更凝聚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匠心与创新精神,最终成就了国产动画的新一轮辉煌。

2023年《中国奇谭》的推出,标志着沉寂多年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标志性作品强势回归。然而,上美影的复兴绝非仅凭单部作品便可实现。国漫的发展始终需要在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通过《浪浪山小妖怪》这一新作,上美影不仅延续了其深厚的创作积淀,更以创新的视觉语言和叙事视角,尝试在年轻观众群体中重建属于国漫的文化影响力。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